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资源的阐释应以理解为基础

2022/12/31 11:32:16   字体:

   朱志荣撰文《中国古代美学思想资源的阐释方法》指出,对于中国古代美学思想资源的阐释,要以理解为前提,理解是阐释的基础。这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它们作为中国古代文献,由于年代久远,读音和字词含义难以理解,其中的假借和讹误等需要订正。在当代语境中,学者们对于中国古代文献语义的理解已经有了一定的障碍,即使是专门从事古汉语和古文献研究的学者,对于很多文义的理解也需要深入钻研,尤其是古文献在特定语境中的思想史意义。二是我们把它们视为美学思想的文献,理解和阐释需要基于美学学科的立场,需要揭示出它们对于美学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我们既要从微观角度理解它们具体的含义,又要从宏观角度理解具体概念和范畴对于美学体系的价值和意义。对于美学研究者来说,理解经典文献就是要交流和阐释,不但自己需要理解,还要通过阐释来帮助学界理解这些文献的深刻含义,并刺激新思想的生成。三是为了凸显这些文献的独特审美价值,还需要把它们放在中西美学比较的层面加以理解。理解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即伽达默尔的所谓“前见”。这里所说的专业知识基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于中国传统思想的认知;二是美学专业知识背景;三是作为理解主体和阐释主体的审美经验。 


 摘自《山东社会科学》2022年第10期

© 2024 《学术界》杂志社 保留所有版权   皖ICP备2020016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