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信息
    主管主办
    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编辑出版:学术界杂志社
    电话:0551-63422973 63418274
    编委会主任:李兵
    社长、总编辑:马立钊

    栏目主编
    学术探索:马立钊
    学科前沿:汪家耀
    学术批评:刘毅
    学人论语:李本红
    学者专论:刘鎏 邹秋淑
    学术史谭:陶婷婷
    学界观察:刘姝媛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34-1004/C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2-1698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出版日期:每月15日
    国内总发行:安徽省报刊发行局
    邮发代号:26-68
    国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国外代号:BM4201

    印刷:安徽添锦印刷科技有限公司
    • 厘清宋学的三重意义

      2025-04-01
         景海峰撰文《宋学的三重意义》指出,对于何为宋学,人们的理解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为这一概念的使用在历史上比较晚,及至清中叶后,随着考据学的偏胜,学者为了与这种学术风格相区别,把重义理的一派以宋学相称,宋学之说才变得流行起来。这个与汉学相对的宋学,显然是在特定的学术 ......
      [详细内容]


    • 展开历史消音现象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记忆机制

      2025-04-01
        潘晟撰文《时代的遮蔽:敦煌文献早期流散过程中部分史事杂考》指出,在敦煌文献早期流散过程中,一些人与事在当时被有意无意地忽视、轻视,进而被时代所遮蔽,似乎从未出现过,这是一种历史消音现象。它们被消音的原因有些是社会形态的代差所致,比如斯坦因、伯希和与叶昌炽、缪荃孙对敦煌石室文 ......
      [详细内容]


    • 古今城市功能的差异不应成为忽视古代城市行政的理由

      2025-04-01
         刘仲华撰文《古代中国的“城市行政”——以都城管理为中心》指出,学术界在探讨中国古代城市管理的实施方式时,往往倾向于认为中国古代并不存在“城市行政”或“城市政府”。其实,古今城市功能的差异不应成为忽视古代城市行政的理由。首先,在封建政治“早熟”的中国历史发展脉络中 ......
      [详细内容]


    •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2025-03-03
         黄凯锋撰文《“第二个结合”的历史意蕴、内在机理和原创性贡献》指出,“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表明对中华文化主体性的理性自觉达到新高度。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来源不同,但是在“科学的普遍 ......
      [详细内容]


    • “无业的否定性”是巴塔耶对情感的重视与理解

      2025-03-03
         王春明撰文《巴塔耶“无业的否定性”概念的情感内涵》指出,在巴塔耶那里,“无业的否定性”是一个贯穿始终的问题视角,他对于种种人类活动的考察均围绕这一视角展开。借“无业的否定性”的说法,他也一并彰显了人类活动的特性和人的生存本性。而要真正吃透他的这一思路,就必须关注 ......
      [详细内容]


    • 从敬的主体以见朱王异同

      2025-03-03
         黄琳撰文《从敬的主体辨析朱王异同》指出,朱子理路中,敬是涵养此心,使之主于理。但是,究竟谁主敬、谁持敬,谁把捉得此心定?似乎不应是心自己,而有一潜隐的道德主体呼之欲出,但朱子又不认可一超离超绝,超验纵摄的心体、性体,以及“以一心把捉一个心”“二心交战”“裂一心而 ......
      [详细内容]


    共241 页 页次:6/241 页首页上一页56789下一页尾页 转到

    《学术界》杂志社地址:

    安徽合肥南二环与马鞍山路交口加侨广场C座12楼1205-1211

    电话:0551-63422973 63418274

    传真:0551-63418274

    邮编:230022

    本刊各学科邮箱:

    综合: xsjzzs@163.com 哲学: xsj_zhx@163.com

    政治学:xsj_zzx@163.com 法学: xsj_fx@163.com

    经济学: xsj_jjx@163.com 社会学: xsj_shx@163.com

    文学: xsj_wx@163.com 历史学: xsj_lsx@163.com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全国社科工作办举报电话:010-63098272

    © 2025 《学术界》杂志社 保留所有版权   皖ICP备2020016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