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方芳,合肥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计算机辅助
外语教学ꎻ戚涛ꎬ安徽大学外语学院教授ꎬ博士生导师ꎬ研究方向:美国文学、文学理论。
〔∗〕本文受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SK2014A363)资助。
〔摘 要〕隐喻是老子为释“道”采用的主要语言ꎮ «道德经»中的隐喻构成了一个概念隐喻体系ꎮ “道”最主要的特征———阴柔性ꎬ主要通过母喻和水喻得以体现ꎮ “母喻”突出的是“道”朴散为器的演化过程ꎬ“水喻”则凸显了道无为不争的自然特性ꎮ 认知隐喻的研究视角把“母喻”和“水喻”统一在阴性隐喻的概念框架之中ꎬ深化了对“道”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认识ꎬ有助于«道德经»的理解与传播。
《学术界》杂志社地址:
安徽合肥南二环与马鞍山路交口加侨广场C座12楼1205-1211
电话:0551-63422973 63418274
传真:0551-63418274
邮编:230022
综合: xsjzzs@163.com 哲学: xsj_zhx@163.com
政治学:xsj_zzx@163.com 法学: xsj_fx@163.com
经济学: xsj_jjx@163.com 社会学: xsj_shx@163.com
文学: xsj_wx@163.com 历史学: xsj_lsx@163.com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全国社科工作办举报电话:010-63098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