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慧澜(上海交通大学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 200240 )
〔摘 要〕养老服务的准公共物品属性意味着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本质上是公共物品有效供给问题.以公共物品“供应”与“生产”分离模型作为分析起点,可以发现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由“市场化”“个性化”“去机构化”“非正式化”组成的四核驱动系统.“市场化”和“个性化”瞄准养老服务供求,旨在通过契约竞争和消费者选择使单一的老年福利逐步走向多元混合的老年福利,从而形成社会养老服务的生产逻辑.“去机构化”与“非正式化”瞄准养老责任分担,旨在通过公办养老机构托底保障和家庭养老功能再造使养老责任在国家、社会、个人三方之间得以重新合理划分,从而形成社会养老服务的供应逻辑.目前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由“市场化”单核推动,存在“个性化”选择能力不足、“去机构化”目标群体模糊、“非正式化”政策支持缺失三大痛点.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公共物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DOI : 10. 3969 /j.issn. 1002-1698. 2017. 06. 007
《学术界》杂志社地址:
安徽合肥南二环与马鞍山路交口加侨广场C座12楼1205-1211
电话:0551-63422973 63418274
传真:0551-63418274
邮编:230022
综合: xsjzzs@163.com 哲学: xsj_zhx@163.com
政治学:xsj_zzx@163.com 法学: xsj_fx@163.com
经济学: xsj_jjx@163.com 社会学: xsj_shx@163.com
文学: xsj_wx@163.com 历史学: xsj_lsx@163.com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全国社科工作办举报电话:010-63098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