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国撰文《共建“一带一路”与新时代中国外交创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外交创新的一个重要体现就在于倡导其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实现周边、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合作的统筹。从历史比较的角度看,共建“一带一路”提升了中国外交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召力。从中西方比较的角度看,共建“一带一路”凸显了中国外交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引领性。根本上说,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创新、理念创新和制度创新有机地、持续地转化为新时代中国外交创新的重要成果,增添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供给动力,搭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渠道平台,其内在机理、转化机制在理论上关联一致,在逻辑上一脉相承,在旨归上同构共生。当前,大国关系失和,国际治理失据,全球发展失速,地缘结构失衡,迫切需要一种新型全球治理模式。随着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其理论内涵不断丰富,落实机制不断健全,推进路径更为清晰,制度合作逐步显效,在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引领中发挥了愈加重要的作用,共建“一带一路”正被赋予新的更多的时代内涵。因此,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搭建了推动国际经济合作的大平台,更是提供了助推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促进全球发展合作的新道路,为推进中国外交拓展了实践路径,同时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独特魅力,已经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平台。
摘自《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
《学术界》杂志社地址:
安徽合肥南二环与马鞍山路交口加侨广场C座12楼1205-1211
电话:0551-63422973 63418274
传真:0551-63418274
邮编:230022
综合: xsjzzs@163.com 哲学: xsj_zhx@163.com
政治学:xsj_zzx@163.com 法学: xsj_fx@163.com
经济学: xsj_jjx@163.com 社会学: xsj_shx@163.com
文学: xsj_wx@163.com 历史学: xsj_lsx@163.com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全国社科工作办举报电话:010-63098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