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旭(杭州师范大学 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1121;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3;)
郭海婷(浙江传媒学院 国际文化传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作者简介:施旭,《学术界》本期封面人物。阿姆斯特丹大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中心”主任,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
分获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和语言学硕士学位。先后在荷兰、新加坡和英国任访问学者、讲师、副教授(Reader)。在众多著名国际杂志上发表论文,出版国际专著四部、国际编著两部;代表作:《文和言说策略,而且包括西方传播主体和交流渠道。建议中国必须加强国家安全(学术)话语体系的建设,解构中国危险论,全方位、多渠道传播中国国防政策。
*本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16ZDA210)、江苏高校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杭州师范大学“国家安全话语智库”阶段性成果。
编者按:正当中国人民奋力实现“中国梦”的时候,国际战略、国际舆论和国际秩序给中国带来巨大挑战。国家安全的保障,呼唤中国国家安全话语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话语体系”:由不同社交环节组成,为应对特定矛盾问题,而形成的一系列交际实践系统)。本期刊出一组(三篇)论文,它们以涉及中国国家安全的话语实践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探索中国国家安全话语体系的研究框架,另一方面以此发掘国家安全话语的特点、规律、经验、教训,为构建和完善中国国家安全话语体系提供战略和策略建议。
〔摘 要〕中国的迅速崛起,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也使一些国家感到不安和担忧。聚焦国际学术期刊有关中国国防的论文,从文化话语研究视角出发,探讨西方学者如何制造中国“威胁”“危险”“好斗”“有野心”“不可信”“军事不透明”,指出在国防学术领域里,中国威胁论是一套西方学术话语体系的产物,该体系不仅含有西方思维模式
〔关键词〕文化话语;国防学术;修辞;媒介;话语体系
DOI:10.3969/j.issn.1002-1698.2017.05.004
《学术界》杂志社地址:
安徽合肥南二环与马鞍山路交口加侨广场C座12楼1205-1211
电话:0551-63422973 63418274
传真:0551-63418274
邮编:230022
综合: xsjzzs@163.com 哲学: xsj_zhx@163.com
政治学:xsj_zzx@163.com 法学: xsj_fx@163.com
经济学: xsj_jjx@163.com 社会学: xsj_shx@163.com
文学: xsj_wx@163.com 历史学: xsj_lsx@163.com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全国社科工作办举报电话:010-63098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