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张建云,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项目“大数据互联网时代‘交往方式’变革及其深远意义”(2021mgczd002)的阶段性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数字交往是当今时代基于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体系而实现的人类新型交往方式。传统技术时代,人类的交往既受制于时间和空间,又受制于中心化信任机制。当今大数据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体系改变了传统的信息表达形式、载体形式及传递方式,从而使人类的交往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信息数字化、网络化是数字交往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技术背书的信任机制是推动数字交往深入化、普遍化的技术条件。数字交往具有虚拟性,具有即时即地性,因而具有普遍性。数字交往推动人类交往全面深入,为人类节约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使人类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
DOI:10.3969/j.issn.1002-1698.2022.09.002
《学术界》杂志社地址:
安徽合肥南二环与马鞍山路交口加侨广场C座12楼1205-1211
电话:0551-63422973 63418274
传真:0551-63418274
邮编:230022
综合: xsjzzs@163.com 哲学: xsj_zhx@163.com
政治学:xsj_zzx@163.com 法学: xsj_fx@163.com
经济学: xsj_jjx@163.com 社会学: xsj_shx@163.com
文学: xsj_wx@163.com 历史学: xsj_lsx@163.com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全国社科工作办举报电话:010-63098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