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唐远清,中国传媒大学主流融媒体研究中心主任,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月月,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创新及应对策略研究”(20ZDA05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当前我国已进入了高风险社会。舆情风险日渐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风险的一个突出方面。用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的“非对称风险”、艾丽斯·杨的“非对称性互惠”的观点分析舆情风险的成因及表现、防控及治理两方面,可以发现,各舆情治理主体在充分认识非对称风险的基础上,从非对称性互惠交往伦理层面出发,注重主体行为差异,秉承民主与正义、责任与道德、修辞与叙事、差异性团结等方面的理念和原则,能最大程度实现舆情治理从非对称风险走向非对称性互惠的善治目标。
DOI:10.3969/j.issn.1002-1698.2022.06.011
《学术界》杂志社地址:
安徽合肥南二环与马鞍山路交口加侨广场C座12楼1205-1211
电话:0551-63422973 63418274
传真:0551-63418274
邮编:230022
综合: xsjzzs@163.com 哲学: xsj_zhx@163.com
政治学:xsj_zzx@163.com 法学: xsj_fx@163.com
经济学: xsj_jjx@163.com 社会学: xsj_shx@163.com
文学: xsj_wx@163.com 历史学: xsj_lsx@163.com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全国社科工作办举报电话:010-63098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