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鲍永玲,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摘 要〕1784年,康德在《什么是启蒙》里提出“未成年状态”“启蒙”和“人不仅仅是机器”等重要观念,在《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里则围绕人性问题,着重阐释了“曲木”和“森林里的直木”这一对立而又互生的生命隐喻,并认为它所引发的甚至是“最后才能被人类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重新深入思考康德的“启蒙”观,可以揭示出“Sapere aude”在除“勇敢地运用你的理智”之外,尚有肯认意志、勇气和决心等情感能力的复杂内涵。生命隐喻是重新深入思考康德“启蒙”观的重要钥匙,“曲木—直木”这一对略显矛盾的隐喻,与康德对“启蒙”任务的反思及辩证也有着重要关联。康德提出的“强制的艺术”(die abgedrungene Kunst)这一设想,则揭示出“启蒙”必然面对的“如何教化自由人”的悖论以及彻底反思人的使命的必要性。
DOI:10.3969/j.issn.1002-1698.2021.12.004
《学术界》杂志社地址:
安徽合肥南二环与马鞍山路交口加侨广场C座12楼1205-1211
电话:0551-63422973 63418274
传真:0551-63418274
邮编:230022
综合: xsjzzs@163.com 哲学: xsj_zhx@163.com
政治学:xsj_zzx@163.com 法学: xsj_fx@163.com
经济学: xsj_jjx@163.com 社会学: xsj_shx@163.com
文学: xsj_wx@163.com 历史学: xsj_lsx@163.com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全国社科工作办举报电话:010-63098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