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江海全,哲学博士,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现象学、当代法国哲学、现象学方法与马克思哲学。
〔摘 要〕前胡塞尔的哲学家以及经典现象学家对“现象学”的理解或界定隐蔽着一种深深的忧虑。胡塞尔的“直观中阐明的方法”不可避免地夹杂着一种“现象学的距离”,与现象学所追求“现象自身显现自身”的最基本原则背道而驰。海德格尔关于“现象学”的词源学界定使现象学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局面,现象学“回到现象自身”的目标已经得不到保障。不能错误地认为胡塞尔“回到事物本身”就是现象学所追求目标的唯一表达,柏格森“回到事实本身”,回到流动的经验实在,似乎更接近,或者更精确地描述了现象学所追求的目标。柏格森的“直觉”更多被赋予一种情感和生命体验之含义,被理解为一种直接的领悟和共感,可以克服胡塞尔的“现象学的距离”。尽管是在一种宽泛意义上谈论柏格森的现象学,但柏格森在某些方面甚至比现象学家做的更好,他的哲学在某些方面可能更接近现象学的目标。
DOI:10.3969/j.issn.1002-1698.2021.11.008
《学术界》杂志社地址:
安徽合肥南二环与马鞍山路交口加侨广场C座12楼1205-1211
电话:0551-63422973 63418274
传真:0551-63418274
邮编:230022
综合: xsjzzs@163.com 哲学: xsj_zhx@163.com
政治学:xsj_zzx@163.com 法学: xsj_fx@163.com
经济学: xsj_jjx@163.com 社会学: xsj_shx@163.com
文学: xsj_wx@163.com 历史学: xsj_lsx@163.com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全国社科工作办举报电话:010-63098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