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渔父意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突出的文化符号,其源头主要出自《楚辞•渔父》。柳宗元《江雪》将孤寂、荒寒、静穆结合,构筑了一个“寒江独钓”的境界,成功塑造了在孤傲中坚守的“另类”渔父形象。其萧条澹泊、荒寒简远的美学追求,代表了传统山水绘画的最高审美体验。在后世蔚为壮观的渔隐图中,“寒江独钓图”境界荒寒冷寂,渔父形象孤傲峭拔,不同于悠游闲适或自得其乐的渔父形象,为中国文学提供了一个经典的艺术原型。渔父形象参与了后世对屈原的理解和接受,成为对屈原精神人格的一种独特接受视角。
DOI:10.3969/j.issn.1002-1698.2017.03.015
《学术界》杂志社地址:
安徽合肥南二环与马鞍山路交口加侨广场C座12楼1205-1211
电话:0551-63422973 63418274
传真:0551-63418274
邮编:230022
综合: xsjzzs@163.com 哲学: xsj_zhx@163.com
政治学:xsj_zzx@163.com 法学: xsj_fx@163.com
经济学: xsj_jjx@163.com 社会学: xsj_shx@163.com
文学: xsj_wx@163.com 历史学: xsj_lsx@163.com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全国社科工作办举报电话:010-63098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