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方维保,文学博士,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
〔*〕本文系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百年中国新文学史编纂体例研究”(20ZWB148)阶段性成果。
〔摘 要〕鲁迅小说《阿Q正传》在叙述上由于各章写作语境的不同,而呈现出叙述体式的差异。“第一章序”由于放在“开心话”栏目,而呈现出杂语体的风格。第二章以后,移入“新文艺”栏目,而渐渐进入文学叙述的境界,但依然带有平行叙述多头归纳的特点。小说在第三章之后,才逐渐进入文学连载的叙述境界。第四章之后,多个完整的故事段落,逐渐显示出连续性。最后的“大团圆”结局,看似仓促,实则也是水到渠成,成就了小说的完整性。而阿Q的死亡,是情节叙述困境和创作主体不适心情共同作用的结果。整部小说,作为一种已然完成的叙述体,有着杂语体和纯小说体杂糅的叙事特征。在这种叙述体式的形成过程中,栏目要求、连载体式、个人友谊和创作主体的个人情境、知识结构,都对文体的形成起到了作用。多重伦理角色的参与,所形成的多重伦理间的相互博弈和商兑,造成了现有的无法定论的具有原初特征的文学体式。《阿Q正传》的文本形态是一个外在语境对文本形成造成极大影响的一个典型案例。
DOI:10.3969/j.issn.1002-1698.2021.02.013
《学术界》杂志社地址:
安徽合肥南二环与马鞍山路交口加侨广场C座12楼1205-1211
电话:0551-63422973 63418274
传真:0551-63418274
邮编:230022
综合: xsjzzs@163.com 哲学: xsj_zhx@163.com
政治学:xsj_zzx@163.com 法学: xsj_fx@163.com
经济学: xsj_jjx@163.com 社会学: xsj_shx@163.com
文学: xsj_wx@163.com 历史学: xsj_lsx@163.com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全国社科工作办举报电话:010-63098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