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国古代朝贡体系下,作为宗主国的中国中央王朝与周边藩属国之间,以汉籍为中介的交流互动,不仅具有文化传播的意涵,也是一种政治合法性认同的标志。明清易代,清朝以“异族”的文化身份入主中原,而以中华文化正统自居的朝鲜,尽管在形式上被迫成为清朝的藩属国,然而朝鲜君臣在内心深处并不认同清廷统治的合法性。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直至康熙末年,朝鲜的中华认同才给清廷以合法性的位置。这一历史面向贯穿于清代顺、康、雍、乾时期,而且在汉籍传播这一微观层面有着曲折的体现。
DOI:10.3969/j.issn.1002-1698.2017.01.021
《学术界》杂志社地址:
安徽合肥南二环与马鞍山路交口加侨广场C座12楼1205-1211
电话:0551-63422973 63418274
传真:0551-63418274
邮编:230022
综合: xsjzzs@163.com 哲学: xsj_zhx@163.com
政治学:xsj_zzx@163.com 法学: xsj_fx@163.com
经济学: xsj_jjx@163.com 社会学: xsj_shx@163.com
文学: xsj_wx@163.com 历史学: xsj_lsx@163.com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全国社科工作办举报电话:010-63098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