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刘国民,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与阐释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文学和史学。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卓越研究项目”:“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关系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
〔摘 要〕理想人格是一种人生哲学中体现人生价值、完成人生目标的人物形象,是一种人生哲学的首要标志。庄子的理想人格是神人、真人等,其心境是心斋、坐忘,心至虚至静而无知无识,从而与天地万物混而为一。忘境即道境,这是神人对天地万物无知无为的混而为一,故无所凭借(离人离物)而获得逍遥游,且养心养神。方外之人是一群正行进在理想人格征程上的道家人物,即从玄思玄智走向无思无知。郭象的理想人格是圣人,代表人物是儒家的尧、舜、孔子等,名同而实相异。其基本品格是游外以冥内:第一,圣人是无待者,既能游于山林江湖,又能游于人间世;第二,圣人无心而冥物。圣人之无心是涵融万物万理以为一(至理)而空灵不昧,一方面不呈现任何物理而虚静,另一方面又化为万物万理而灵妙。圣人无心而冥物,即与任何事物或情境相融合,而游于无穷,既能“冥物”而获得逍遥游,且养心养神,又能助成万物之任性自得而治国平天下。
DOI:10.3969/j.issn.1002-1698.2020.07.013
《学术界》杂志社地址:
安徽合肥南二环与马鞍山路交口加侨广场C座12楼1205-1211
电话:0551-63422973 63418274
传真:0551-63418274
邮编:230022
综合: xsjzzs@163.com 哲学: xsj_zhx@163.com
政治学:xsj_zzx@163.com 法学: xsj_fx@163.com
经济学: xsj_jjx@163.com 社会学: xsj_shx@163.com
文学: xsj_wx@163.com 历史学: xsj_lsx@163.com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全国社科工作办举报电话:010-63098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