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闫德亮,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原文化研究杂志社社长、研究员;李娟,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原文化研究杂志社副社长、研究员。
〔*〕本文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201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乡村振兴背景下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路径研究”(19A1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乡村话语是乡村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国家话语及其体系建构的重要方面,乡村文明话语的变迁与国家制度具有必然联系。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与推进过程中,乡村文明同样受到政策的调整、主体的流动、空间的位移、价值的变迁等层面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乡村社会的共同体秩序。乡村文明在城市文明的冲击下,受到空心化、商业化、现代化的影响,需要完成一场当下与过去、现代与传统、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互动与对话,更好地完成农民需要的精神归依与心灵守望。乡村文明话语体系的建构与价值观念的传播,需要在切实把握中华文明本质特点的基础上,在提升话语能力、拓展话语空间、丰富话语载体、增强话语传播、建构话语体系等层面,以风貌形塑乡村之“形”,以文化寻找乡村之“魂”,全面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DOI:10.3969/j.issn.1002-1698.2019.10.013
《学术界》杂志社地址:
安徽合肥南二环与马鞍山路交口加侨广场C座12楼1205-1211
电话:0551-63422973 63418274
传真:0551-63418274
邮编:230022
综合: xsjzzs@163.com 哲学: xsj_zhx@163.com
政治学:xsj_zzx@163.com 法学: xsj_fx@163.com
经济学: xsj_jjx@163.com 社会学: xsj_shx@163.com
文学: xsj_wx@163.com 历史学: xsj_lsx@163.com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全国社科工作办举报电话:010-63098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