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王庆丰,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小伟,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嘉应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文明形态变革的哲学理念创新”(18ZDA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康德的先验辩证法并非完全是“消极”意义上的辩证法,其旨趣既不在于理论理性跨越“现象”去把握“物自体”时产生的先验幻相,也不在于实践理性调和“自然”与“自由”的德福一致(至善),而在于人类的启蒙,即唤起人们敢于运用自己知性的勇气,走出由自己所招致的“不成熟状态”。康德的先验辩证法致力于建构一种作为科学出现的形而上学。因此,康德的启蒙属于“同一性”的启蒙,即脱离经验的概念拜物教式的启蒙。虽然理性一开始是作为“神话的解毒剂”出现的,但是理性一旦解构了神话就会变成一种新式的“神话”。据此,阿多诺断言,康德的先验辩证法只能是一种“无力的复兴”。只有深入到现实的物质生产条件,才有可能开辟出一条真正的启蒙之路。
DOI:10.3969/j.issn.1002-1698.2019.10.004
《学术界》杂志社地址:
安徽合肥南二环与马鞍山路交口加侨广场C座12楼1205-1211
电话:0551-63422973 63418274
传真:0551-63418274
邮编:230022
综合: xsjzzs@163.com 哲学: xsj_zhx@163.com
政治学:xsj_zzx@163.com 法学: xsj_fx@163.com
经济学: xsj_jjx@163.com 社会学: xsj_shx@163.com
文学: xsj_wx@163.com 历史学: xsj_lsx@163.com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全国社科工作办举报电话:010-63098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