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刘运好(1955—),文学博士,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汉魏六朝文学。
〔*〕本文系教育部社科项目“文化视域下的陆机陆云研究”(15YJA751018)系列成果。
〔摘 要〕虽然陆云所著《陆子》一书已经散佚,且无政论散文传世,但由于其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说理倾向,故仍可清晰地扪及其跳动的思想脉络。从现存的作品看,陆机思想偏于“传统”,陆云思想则偏于“维新”。如果说伏膺儒术的家族学风是陆机思想的支点,那么玄体儒用的洛下学风则是陆云思想的支点。所谓“玄体”,主要表现在以玄学为本体的生命哲学及其认知方法上;“儒用”,则主要表现在以儒学为致用的社会理想和价值人生上。然而,即便是“儒用”,也仍然深受玄学的儒道兼综的社会论及人性论的影响。可见,史书评价陆云“虽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绝非虚美之词。
DOI:10.3969/j.issn.1002-1698.2019.09.010
《学术界》杂志社地址:
安徽合肥南二环与马鞍山路交口加侨广场C座12楼1205-1211
电话:0551-63422973 63418274
传真:0551-63418274
邮编:230022
综合: xsjzzs@163.com 哲学: xsj_zhx@163.com
政治学:xsj_zzx@163.com 法学: xsj_fx@163.com
经济学: xsj_jjx@163.com 社会学: xsj_shx@163.com
文学: xsj_wx@163.com 历史学: xsj_lsx@163.com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全国社科工作办举报电话:010-63098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