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刘伯山,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哲学与徽学;王培鑫,安徽大学历史系2018级考古学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文化遗产。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近代徽州归户文书与报刊资料的整理与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徽州传统文化在当代有大量遗存,许多都得到了开发,融入到现代社会。徽州传统物质文化遗存的开发直接导致了徽州人文旅游事业的发展;徽州传统非物质文化遗存的开发直接导致了徽州传统技艺的产业化发展;徽州古代文献文书遗存的开发直接促进了徽学事业的发展。这些开发都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评估截止到2018年底的发展状况:徽州人文旅游事业的发展从2012年以后是渡过了早期发展的初级阶段,正在实现自身结构和内容的调整而进入到一个更高阶段,生机盎然;徽州传统技艺的产业化开发从2012年以后是顺利超越了刚开始发展的起步阶段,正处在一个急速发展时期,即将进入到一个新常态,空间广阔;徽学的研究从2017年之后是处在一个活跃预热期,正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迈进,前景光明。研究和探讨徽州传统文化遗存在新时代的开发路径及产业培育问题,既具有地域性的价值,也具有普遍性的示范意义。
DOI:10.3969/j.issn.1002-1698.2019.04.015
《学术界》杂志社地址:
安徽合肥南二环与马鞍山路交口加侨广场C座12楼1205-1211
电话:0551-63422973 63418274
传真:0551-63418274
邮编:230022
综合: xsjzzs@163.com 哲学: xsj_zhx@163.com
政治学:xsj_zzx@163.com 法学: xsj_fx@163.com
经济学: xsj_jjx@163.com 社会学: xsj_shx@163.com
文学: xsj_wx@163.com 历史学: xsj_lsx@163.com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全国社科工作办举报电话:010-63098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