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李承贵,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人性论义理结构与形态研究”(15AZD031)阶段性成果、贵州省2018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王阳明心态思想研究”(18GZGX04)阶段性成果。
〔摘 要〕阳明心学之所以成为儒学史上独具魅力且振聋发聩的学说,乃是其固有的学术精神使然。阳明学术精神集中表现为客观精神、怀疑精神、包容精神、关怀精神、创新精神五种,此五种精神内在地规定了阳明心学的品质。然而,此五种精神在当今阳明学研究中甚为欠缺。因此,无论是作为阳明心学的传承,还是作为阳明学的开新,当今阳明学研究都应责无旁贷地拥有并贯彻此五种精神。对正处于热火朝天中的当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而言,阳明学术精神似乎也显得颇为适宜。
DOI:10.3969/j.issn.1002-1698.2019.04.010
《学术界》杂志社地址:
安徽合肥南二环与马鞍山路交口加侨广场C座12楼1205-1211
电话:0551-63422973 63418274
传真:0551-63418274
邮编:230022
综合: xsjzzs@163.com 哲学: xsj_zhx@163.com
政治学:xsj_zzx@163.com 法学: xsj_fx@163.com
经济学: xsj_jjx@163.com 社会学: xsj_shx@163.com
文学: xsj_wx@163.com 历史学: xsj_lsx@163.com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全国社科工作办举报电话:010-63098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