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黄书泉,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
〔摘 要〕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重写文学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十七年文学(1949 -1966)”时期被称为“红色经典”的长篇小说的质疑和重估, 但是,无论是肯定或否定,研究者多是着眼于“红色经典”的意识形态性和革命叙事话语, 事实上,“红色经典”既是政治,又是文学,既是意识形态,又是审美,既是文学现象,又是叙事文本,既是思想载体,又是小说形象,既是历史,又是现实,既是传统,又是现代,既是革命话语,又是文学消费。 本文运用美学和文学社会学相结合的观点和方法,主要以“红色经典”长篇小说中的革命历史小说为例,从文学生产和消费的现实关系中来考察“红色经典”长篇小说的读者接受和影视改编,以及其文学消费价值生成的文本机制,以期还原被意识形态遮蔽的十七年文学时期的文学消费事实。
《学术界》杂志社地址:
安徽合肥南二环与马鞍山路交口加侨广场C座12楼1205-1211
电话:0551-63422973 63418274
传真:0551-63418274
邮编:230022
综合: xsjzzs@163.com 哲学: xsj_zhx@163.com
政治学:xsj_zzx@163.com 法学: xsj_fx@163.com
经济学: xsj_jjx@163.com 社会学: xsj_shx@163.com
文学: xsj_wx@163.com 历史学: xsj_lsx@163.com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全国社科工作办举报电话:010-63098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