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光华、宋姗姗撰文《时代需要创建民生经济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实力虽然强大了,人民却并没有同步富裕起来,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趋势还在持续扩大,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矛盾,既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增加社会不安定的因素。我国在世界上一直是高储蓄国家,其根本原因是保障缺失,人们没有足够的安全感,消费随之出现“自我保障性后移”,进而导致“全民储蓄”,严重阻碍了当前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总之,我国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既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引起了种种经济失衡问题和社会矛盾,前者为关注民生提供了物质条件,后者迫切要求关注民生问题,否则难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构建民生经济学成为时代的需要。从马克思社会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看,生产是民生的基础,分配和流通促进民生的发展,消费本身就是民生,所以民生经济是全部经济的核心,人民是推动民生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原动力。民生经济的内涵包括民生需要,推动民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与助推民生事业发展的政府行为。
摘自《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第1期
《学术界》杂志社地址:
安徽合肥南二环与马鞍山路交口加侨广场C座12楼1205-1211
电话:0551-63422973 63418274
传真:0551-63418274
邮编:230022
综合: xsjzzs@163.com 哲学: xsj_zhx@163.com
政治学:xsj_zzx@163.com 法学: xsj_fx@163.com
经济学: xsj_jjx@163.com 社会学: xsj_shx@163.com
文学: xsj_wx@163.com 历史学: xsj_lsx@163.com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全国社科工作办举报电话:010-63098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