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宋佩玉(1974—),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现为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中国外资银行研究”(14BZS038)、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近代上海外商银行研究(1840-1949)”(13YJA770030)、上海市教委“曙光计划”“近代上海外商银行研究”(10SG45)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上海解放后,作为帝国主义在华经济势力的集中体现,外资银行停闭成为历史的必然。但是由于受到国内外政治经济的影响,其过程较为复杂,从中国政府的策略而言,有一个从利用到清理的转变。其中清理的方式前后亦并不一致,初期外资银行多因自身经营问题自行歇业,朝鲜战争期间,军管等行政命令式的改造方式在美资银行中使用。1952年之后歇业的外资银行,则多采取对价转让的清理方式,既照顾了对外关系,也促进了大一统经济模式的形成。
《学术界》杂志社地址:
安徽合肥南二环与马鞍山路交口加侨广场C座12楼1205-1211
电话:0551-63422973 63418274
传真:0551-63418274
邮编:230022
综合: xsjzzs@163.com 哲学: xsj_zhx@163.com
政治学:xsj_zzx@163.com 法学: xsj_fx@163.com
经济学: xsj_jjx@163.com 社会学: xsj_shx@163.com
文学: xsj_wx@163.com 历史学: xsj_lsx@163.com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全国社科工作办举报电话:010-63098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