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程军,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专业方向:网络社会学、农村社会学;陈绍军,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移民社会学、农村社会学。
〔*〕本文系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逆向泛标签化的过程和影响研究”(编号:CXZZ13_023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移民工程的跨学科研究”(编号:13&ZD17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随着网络化时代的来临,标签化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在青年群体中表现尤为突出,新的标签化现象可称为“逆向泛标签化”。在研究综述的基础上,解析了逆向泛标签化的含义。研究表明,逆向泛标签化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固化的社会结构,社会分化为相对的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后,弱势群体产生了两种情感,即对于“他群”的怨恨与对于“我群”的同情。在虚拟的网络社会,弱势青年群体的情感得以释放,自由传递的情感极易被突发性事件“点燃”进而转化为网络抗争的行动,其直接结果是弱势青年群体成功地对强势群体施加了标签,“泛”则是一种伴生现象。作为一种情感折射,弱势青年群体面向自我的标签化随即产生。
《学术界》杂志社地址:
安徽合肥南二环与马鞍山路交口加侨广场C座12楼1205-1211
电话:0551-63422973 63418274
传真:0551-63418274
邮编:230022
综合: xsjzzs@163.com 哲学: xsj_zhx@163.com
政治学:xsj_zzx@163.com 法学: xsj_fx@163.com
经济学: xsj_jjx@163.com 社会学: xsj_shx@163.com
文学: xsj_wx@163.com 历史学: xsj_lsx@163.com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全国社科工作办举报电话:010-63098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