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民互济视野下中国近代白话书写”专题研究〕
编者按:清末民初的白话文运动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在危急存亡的时代语境下,白话文运动既蕴含着民间知识精英对国民启蒙的思考,也内蕴着官方对政治救亡的追求。在白话文的确立推广过程中,民间和官方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既有研究往往忽视白话文运动中的官方资源。本专题三篇论文从官民互济视角考察白话书写变革中的幽微曲折,力图完整探寻出中国近代白话书写变革的渊源,梳理出社会转型期时代变迁的脉络。其中,张宝明的论文以“官腔”与“民调”之名考察民间与官方在白话文运动中的舆论动员与政策制定问题,指出精英话语与行政权威在双向互动下实现了官民互济,最终推动了白话书写变革走向通途。褚金勇的论文以五四时期语文教科书的改革作为考察官民互济问题的观测点,指出从“国文”到“国语”教科书的出版转型是知识精英、政府官员与出版商“共谋”的产物。梁培东的论文从“理”与“势”的角度考察政府当局对白话文运动的运作逻辑,指出北京政府在知识精英的倒逼下,揆理度势,推出语言改革的政策,作出了对白话文运动有利的运作和抉择。
作者简介:张宝明,历史学博士,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院长,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研究中心主任。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民间与官方互济视野下近代白话书写研究”(17AZS00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清末民初白话书写变革是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其发生与发展得益于官方与民间知识精英两个主体的参与。官方因受传统的影响,在白话书写的变革中多有因循。而民间知识精英则通过实践不断提出白话改革的方案,并形成了新的话语权。官方与民间在白话书写变革中地位的此消彼长,逐步使精英话语与行政权威达到了平衡。因而在官方与民间双向互动下实现了官民互济,并最终推动了白话书写变革走向通途。
DOI:10.3969/j.issn.1002-1698.2023.06.016
《学术界》杂志社地址:
安徽合肥南二环与马鞍山路交口加侨广场C座12楼1205-1211
电话:0551-63422973 63418274
传真:0551-63418274
邮编:230022
综合: xsjzzs@163.com 哲学: xsj_zhx@163.com
政治学:xsj_zzx@163.com 法学: xsj_fx@163.com
经济学: xsj_jjx@163.com 社会学: xsj_shx@163.com
文学: xsj_wx@163.com 历史学: xsj_lsx@163.com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全国社科工作办举报电话:010-63098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