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出版年份查看杂志:

“天下为公”:制度视野下的宋代公权塑造

《学术界》杂志(月刊)(ISSN:1002-1698 CN:34-1004/C) 期数:2023年第3期 栏目:学术史谭   字体:
本篇全文:PDF格式 692.28KB
本文作者:廖寅
责任编辑:陶婷婷
关键词:宋代;公议;公事;公吏;公权政治

作者简介:廖寅,历史学博士,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宋史。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中国历史上地方治理的实践及启示”(22VLS00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天下为公”是儒家最伟大的思想之一,但在漫长的古代中国,制度名称和运行机制直接与“公”字挂钩者并不多见。宋朝或许是例外,诸多塑造公权的制度设计直接与“公”字相关联,颇具时代特色。在皇帝与士大夫的共治格局中,以台谏为输出终端、学校为涵养基地的公议机制是塑造公权的重要途径。从中央到地方,从军政到民政,广泛存在以“公事”冠名岗位和职责的现象。“公事”职官化,足以让绝大多数政府机构及其官员时刻谨记自己行使的是公权。对于庞大的政务执行者——胥吏阶层,宋朝广泛流行“公吏”的称呼,这已经非常接近今天“公务员”的概念。公使钱、公使库等职官性术语,皆在展现宋朝独具特色的公权政治。公权政治文明在宋代取得了巨大飞跃,已经颇具近世色彩。可惜,随着宋朝的灭亡,诸多塑造公权的独特设计皆销声匿迹了。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遗憾。 


DOI:10.3969/j.issn.1002-1698.2023.03.018

PDF软件下载:①福昕PDF阅读器V9.2.1.37538专业版(71.5MB)   ②福昕PDF编辑器V10.0.230.36254(92.8MB)
© 2024 《学术界》杂志社 保留所有版权   皖ICP备2020016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