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层社会涌现出的理(议)事会具有非正式性特征

2022/9/2 17:26:56   字体:

  邓大才撰文《中国非正式治理的兴起:村民理(议)事会的政治起源》指出,中国基层社会涌现出的理(议)事会是国家正式制度与村民自治制度以外的一种非国家法律规定的组织、制度和机构,具有非正式性。理(议)事会的产生主要源于地方政府和官员的推动,有具体的运行规则和程序,因此非正式性中又包含有一定的正式性。同时理(议)事会也依赖于社会网络、村庄精英、宗族权威以及乡贤名人,这点与西方的非正式组织、制度和机构有一定的相似性。中国基层社会的理(议)事会是中国公共财政和乡村发展转型的结果,它由地方政府和官员自上而下有目的探索推动而建立。这说明现有的正式制度与村民自治制度无法满足政府和基层社会治理的需要。现行的理(议)事会等组织、制度和机构存在被村民自治制度以及其他国家正式制度吸纳而转换成正式制度的可能。但是不管国家法治化、制度化进程如何,任何国家的正式制度都不可能完全覆盖基层社会生产、生活和治理的方方面面,因此一部分非正式组织、制度和机构将会长期存在。随着国家更多地介入基层社会以及生产、生活治理日益复杂化、多元化、数字化,今后还会有更多的非正式治理的组织、制度和机构出现,应引导其与正式制度的互动、合作、融合并同向发展。 


 摘自《东南学术》2022年第4期

© 2024 《学术界》杂志社 保留所有版权   皖ICP备2020016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