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出版年份查看杂志:

从普遍性逻辑到非全逻辑的转换及其困境——兼论齐泽克对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批评及其不足

《学术界》杂志(月刊)(ISSN:1002-1698 CN:34-1004/C) 期数:2022年第2期 栏目:学者专论   字体:
本篇全文:PDF格式 620.47KB
本文作者:孔明安 谭勇
责任编辑:汪家耀
关键词:唯物主义反映论;非全逻辑;例外逻辑;分裂

作者简介:孔明安,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谭勇,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前主要社会思潮的最新发展动态及其批判研究”(16ZDA10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一切皆物质,意识不过是物质的反映或映象。但这一全称的普遍性命题是否成立呢?对此,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齐泽克从不同视角回答了这个问题。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运用例外逻辑肯定了物质的运动特性,齐泽克则从精神分析的性化公式分析了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物质定义的不足并给予补充。在此基础上,齐泽克借用马克思和黑格尔的辩证法,将精神分析的非全逻辑引入唯物主义反映论,并指出了“一切皆物质”的命题没有为意识留下足够的空间,否定了意识的“能动性”。齐泽克的这一理论努力与马克思早期极为相似,它从精神分析和黑格尔辩证法的视野出发,充分强调了主体的能动性和能动实践,这是值得肯定的。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的物质观是为了当时革命论战的需要而提出的,它虽然有其明显的理论不足,但在后来的《哲学笔记》中得到了纠正和补充。齐泽克在批评“一切皆物质”的同时,也存在着过分强调思维和意识的“能动性”偏颇,具有明显的唯心主义之嫌,这是我们必须审慎对待和批判的。   

DOI:10.3969/j.issn.1002-1698.2022.02.012

PDF软件下载:①福昕PDF阅读器V9.2.1.37538专业版(71.5MB)   ②福昕PDF编辑器V10.0.230.36254(92.8MB)
© 2024 《学术界》杂志社 保留所有版权   皖ICP备2020016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