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中国经验与世界趋势”国际论坛在华东师大举行

2018/11/7 13:42:49 刘皛 杜晓馨   字体: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白杰瑞(Gerard A. Postiglione)教授在“技术和经济变革下粤港澳大湾区的高等教育政策和治理”报告中,分享了技术革新为科技企业带来的巨大机遇和挑战,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内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与广东省七个城市应对这一机遇和挑战的具体措施,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合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科技创新基地的愿景。围绕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争议、大湾区技术人才缺口、学生流动的障碍、资源投入不均导致的教育不均衡等问题,提出了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雪城大学教育学院院长Joanna O. Masingila教授在“教师专业标准: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报告中,分享了美国教师职业标准建立的历史进程,并对其发展阶段进行了梳理,回应了学界对教师职业标准的质疑,厘清了教师和学生成就之间的关系,对比了中美教师的职业标准,提出未来需要兼顾常规标准和发展标准以推动教师的职业化之路。

筑波大学人间系教育学域副主任濱田博文教授在“日本教育治理改革中教师面临的困境”报告中,从教育治理的概念出发,指出现阶段日本的学校教育和教师职业已由政府单方管理转变为多个利益相关体共同管理,媒体的批评和家长的诉求使得教师职业面临危机。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育治理模式不仅需要专业知识,也需要相当的经验。完善的标准对多元治理非常重要,应设计研究者、教师、教师职业发展机构的互动融合机制,建立更有效的教师职业发展指标体系。

西安大略大学教育学院的李军教授在“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教师新政:来自加拿大的个案反思”报告中,从中国、世界银行和美国学院与大学协会的三份政策报告出发,分析了教师职业地位尚待提高的现状,并指出当前全球范围内学习模式所存在的问题。以加拿大的安大略省教师协会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发展模式为例,从多维视角思考未来教师职业的技能需求,并且对教师发展制度进行了反思,为中国教师新政提供了重要借鉴。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阎凤桥教授在“制度的模糊性与非正式关系的作用:大学领导访谈资料初步分析”报告中,通过比较中国不同地区大学的治理形式和领导体制,分析了中国大学领导体制的多样性特征,认为制度的模糊性和非正式关系在中国多样化的教育领导体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东京大学教育学研究科终身学习研究室主任牧野笃教授在“学习:改造‘个体’为‘关系态’的运动——在人生100年时代里‘学习’概念的刷新”报告中,基于对日本老龄化人口结构的研究,提出年龄结构的变化促使人们不断回归学习,人的需求已从对所有物的需要转变为对幸福感和生存方式的追求,多元化的需求使教育的内涵发生改变,自上而下单一的国家知识灌输模式逐渐弱化,增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动态化终身教育将推动“学习型”微型社会的兴起。

© 2024 《学术界》杂志社 保留所有版权   皖ICP备2020016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