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出版年份查看杂志:

论“主体建构”的认识论来源及理论意义

《学术界》杂志(月刊)(ISSN:1002-1698 CN:34-1004/C) 期数:2015年第2期 栏目:学科前沿   字体:
本篇全文:PDF格式 486.41KB
本文作者:潘绥铭
责任编辑:嘉耀
关键词:意义;现象学;主体建构;理解;经验

作者简介:潘绥铭(1950—),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性社会学、社会学研究方法;鲍雨(1989—),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身体社会学、定性研究方法。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城市初级生活圈的变迁与重构”(11JJD840011)。


〔摘要〕本文着力解决的是主体建构在社会科学诸多范式与取向中的合法性问题。主体建构是一种视角、一个解释工具,也是一种方法论取向,同时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认识论倾向。主体建构以现象学关于主体意向性与意义建构的论断为认识论基础,以理解社会学为理论源泉,试图理解关于同一社会现象在不同主体的视角下的不同的意义。主体建构的目的是对这些不同的意义进行差异性理解、过程性理解与情境性理解,并以此解构垄断意义与固化意义,寻求社会现象的多元意义。


PDF软件下载:①福昕PDF阅读器V9.2.1.37538专业版(71.5MB)   ②福昕PDF编辑器V10.0.230.36254(92.8MB)
© 2024 《学术界》杂志社 保留所有版权   皖ICP备2020016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