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出版年份查看杂志:

回应冯契哲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学术界》杂志(月刊)(ISSN:1002-1698 CN:34-1004/C) 期数:2016年第5期 栏目:学术批评   字体:
本篇全文:PDF格式 490.45KB
本文作者:蔡志栋
责任编辑:嘉耀
关键词:冯契;德性伦理;平民化的自由人格;智慧说

作者简介:蔡志栋,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哲学史、思想史.


〔∗〕本文系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冯契哲学文献整理和思想研究”(15ZDB012)阶段性成果,得到上海 哲社一般课题“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思潮跟踪研究”(批准号:2015BZX003)、国家社科重点项目“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根基研究”(批准号:14AZ005)以及上海市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资助.


〔摘 要〕20 世纪下半叶独创了“智慧说”哲学体系的冯契先生的思想愈发得到学界的关注,他受到的批评和误解也是我们必须正视、澄清和回应的, 有种观点认为冯契的“化理论为德性”是对德性伦理学的回归,这是误解,冯契认为合理的道德行为是道德规范、理性自觉和意志自愿三者的统一,从某种角度看是德性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的统一, 有的研究者认为“平民化的自由人格”是高不可攀的, 这也是误解, “平民化的自由人格”作为理想人格当然需要人们付出努力才能达到,但是,他同时也是普通民众通过多样化而切实可行的实践可以实现的,最后,张汝伦教授对冯契“智慧说”中“理性的直觉”、“智慧”的理论化、“德性自证”和感觉在认识论中的地位等问题提出了质疑,需要认真对待, 冯契的“理性的直觉”实为“后理性的直觉”或“理性后的直觉”,而 “智慧”一方面作为思想本身必然表现为理论,另一方面在于它显然是高于理论之物,具有实践特性,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德性自证”中的自证在真理的确立过程中无需再次证明,否则将陷入逻辑困境,而对感觉能否给予客观实现的问题,冯契提出了自己的答案, 必须正视,而不应跳过之,直接回归西方近代哲学史对感觉的责难之中. 

PDF软件下载:①福昕PDF阅读器V9.2.1.37538专业版(71.5MB)   ②福昕PDF编辑器V10.0.230.36254(92.8MB)
© 2024 《学术界》杂志社 保留所有版权   皖ICP备2020016010号